1.盡量減少裝配過程中的修配勞動量和機械加工勞動量
結構,車床主軸箱以山形導軌作為裝配基準裝在床身上,裝配時,裝配基準麵的修刮勞動量大,車床主軸箱以平導軌作裝配基準,裝配時,裝配基準麵的修刮勞動量顯著減少,就是一種裝配工藝性較好的結構。
2.兩種傳動軸結構
在機器設計中,采用調整法裝配代替修配法裝配可以減少修配工作量。給出了兩種車床橫刀架底座後壓板結構,圖a所示結構用修刮壓板裝配麵的方法使橫刀架底座後壓板和床身下導軌間具有規定的裝配間隙,結構采用可調整結構使後壓板與床身下導軌間具有規定的裝配間隙,圖b所示結構比圖a所示結構的裝配工藝性好。
車床主軸箱與床身的兩種不同裝配結構形式
機器裝配過程中要盡量減少機械加工量 。在機器裝配中安排機械加工不僅會延長裝配周期,而且機械加工所產生的切屑如清除不淨,往往會加劇機器磨損。兩種軸潤滑結構,圖a所示結構在軸套裝到箱體上後需配鑽油孔,在裝配工作中增加了機械加工工作量;結構改在軸套上預先加工油孔,裝配工藝性就好。
車床橫刀架底座後壓板兩種不同結構
3.機器結構應便於裝配和拆卸
軸承座組件裝配的兩種不同設計方案。結構裝配時,軸承座2兩段外圓表麵同時裝入殼體零件1的配合孔中,既不好觀察,也不易同時對準;圖b所示結構,裝配時先讓軸承座2前端裝入殼體配合孔中3mm後,軸承座2後端外圓才開始進入殼體1配合孔中,容易裝配。
軸承外圈裝在軸承座內和軸承內圈裝在軸頸上的二種結構方案。圖a 所示結構軸承座台肩內徑等於或小於軸承外圈內徑,而軸承內圈外徑又等於或小於軸肩直徑,軸承內外圈均無法拆卸,裝配工藝性差;結構,軸承座台肩內徑大於軸承外圈的內徑,軸肩直徑小於軸承內圈外徑,拆卸軸承內、外圈都十分方便,裝配工藝性好。
評價機械產品設計的裝配工藝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分析評價:
(1)掌握鑽孔與擴孔、餃孔、鏜孔、珩磨孔、拉孔的加工原理、工藝特征及應用範圍。
(2)了解平麵及曲麵加工的主要加工方法,掌握銑平麵的銑削方式、工藝特征及應用範圍。
(3)了解車刀、鑽頭、拉刀、銑刀等常用金屬切削刀具的種類、結構及用途。
(4)了解數控機床的組成、加工原理、及主要機械部件結構;了解數控加工程序編製的方法步驟。
(5)了解電火花加工、電解加工、激光加工、超聲被加工及快速成型的加工原理、工藝特征及應用範圍。
(6)了解材料去除加工、材料成型加工、材料累積加工的特點和應用範圍。
(7)掌握外圓表麵車削、磨削、研磨、超精加工的加工原理、工藝特征及應用範圍。
(8)深入了解CA6140型車床主傳動係統主要部件的結構及運動聯係。
(9)了解零件表麵的成形原理、機床的基本結構與運動、機床型號的含義。